刷到央视体育这条微博时,我正喝着冰美式摸鱼。视频里于大宝那个欲言又止的表情,配上「孩子们要考试」的解说词,手里的咖啡突然就不香了——这不就是二十年前我同桌放弃足球特长生时,教练在教室门口露出的同款苦笑吗?
刚挂靴就执掌国安U16的于大宝,恐怕没想到教练生涯首秀就遭遇「非战斗性减员」。喀什杯国际青少年邀请赛上,其他球队大名单齐整,唯独国安连23人报名名额都凑不齐。从小组赛踉跄出线到被迫退赛,原因直指中国家长最熟悉的四个字:期中考试。
评论区炸出不少足球圈内人。某青训机构教练@追风少年老张 吐槽:「16岁这道坎,我们俱乐部每年要流失70%队员。家长算账太明白——孩子踢到中乙月薪八千,考上211毕业起薪就这个数。」更有网友翻出于大宝球员时代的采访,当年他放弃葡萄牙留学回国踢球时说过:「如果能重选,我想带着课本去训练场。」
其实这届喀什杯本是个绝佳舞台。哈萨克斯坦、伊朗的球队都派了主力,转播镜头扫过看台,不少球探拿着笔记本记录。有位新疆网友的留言被顶到热评:「我们这儿孩子凌晨四点起来练球,就为躲开家长和班主任的联合围剿。」这话让我想起日本高中联赛的经典画面——球员进球后对着镜头展示「考试全科及格」的纸条。
体教结合喊了这么多年,现实仍是二选一的零和游戏。重点中学的足球特长生,往往要签「成绩下滑立即停训」的军令状;而职业梯队的孩子,文化课还停留在「识字就行」的层面。某位不愿具名的教育局领导在私聊时说破真相:「校园足球评比要成绩,职业梯队急着要人,谁真在乎16岁孩子未来能多几条路?」
看着于大宝蹲在场边数替补席矿泉水瓶的镜头,突然觉得中国足球最魔幻的闭环莫过于此:小时候骂国足不争气,等自己当了父母,却第一个撕掉孩子的足球报名表。或许正如退役球员@徐亮在直播时说的:「当足球教练最难的,不是教孩子过人或射门,是怎么说服家长这不是条断头路。」
你在学生时代为爱好放弃过什么?或者你家孩子正面临类似选择?来评论区聊聊,点赞最高的三位读者,送出于大宝亲签的国安训练用球(别问怎么搞到的,足球小编总有神奇人脉)。如果觉得这篇戳中了中国教育的痛点,不妨转发给那些总说「踢球能当饭吃吗」的亲戚们看看。
推荐使用Sixfast回国加速器,一键解锁海外地区限制助你流畅看视频、打游戏、听音乐。新用户登录注册使用兑换码【s002】还可领取72小时免费加速时长!游戏操作行云流水,影视播放一气呵成,音乐聆听沉浸其中,让快乐不再被卡顿打扰 。
【PC端兑换方法】
除了游戏、视频、音乐、社交,Sixfast还可以加速国内网站、网购、商务办公、学习 等各种场景,满足海外华人各种网络需求。还在犹豫什么?赶快下载Sixfast回国加速器,使用兑换码【s002】免费开启你的流畅网络之旅吧!